首页

日本女王高跟踩踏

时间:2025-05-25 22:55:46 作者:美国麻疹疫情确诊病例数增至1046例 浏览量:19123

图为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 杨静 摄

  中新网忻州7月13日电 题:汾河川景入画来 山西静乐护好母亲河美丽容颜

  中新网记者 杨静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城南部的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汾河水奔流,鸟儿嬉戏鸣叫,夏日的湿地公园充满生机和活力。

  汾河发源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在静乐县境内流域面积广阔,是当地重要的水资源。近年来,静乐县深入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推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助汾河“水量丰、水质好、风光美”。

  守护生态 筑牢绿色根基

  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2014年开始建立,2019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并正式挂牌,是山西省19处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忻州市唯一的国家湿地公园。

  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办公室主任王煜介绍,湿地公园的建成不仅稳定了流域内生态环境,还涵养了水源、净化了空气,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空间。“曾经的河滩已变身成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王煜说。

  同时,静乐县在汾河沿线18个村庄发展汾河水产、庭院经济,吸引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垂钓采摘、休闲观光,带动当地村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培育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了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净化源头 守护碧水清流

  为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水污染,静乐县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项目,预计今年全部完工后,将显著提升城镇排水雨污分流能力;针对东碾河等汾河主要干流和支流开展了流域治理及污染企业搬迁等工程,有效改善流域周边生态环境。

  此外,静乐县还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通过收集数据为相关部门监测水体、指导农业生产等提供重要依据。

  王煜告诉记者,通过护水、治污、增绿、扩湿等措施,汾河流域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在补给水量、涵养水源、改善水质及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质常年达到国家II类标准。

  强化执行 焕发盎然绿意

  为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静乐县全体干部强化责任落实、主动担当作为。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主任的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并立下“军令状”。

  同时,该县还借鉴了“清单制”管理办法对各项工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联合周边地区开展联防联控合作机制;通过“铁腕治污”等手段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有效推动了工程进展并提升了治理成效。

  从昔日沙砾满布的“汾河滩”,到如今生态和谐、风光旖旎的国家湿地公园,静乐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的深入实施,汾河流域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守护了碧水清流,更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优质的生活环境和丰厚的经济收益。

  当地官方表示,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让古老土地焕发出更盎然的绿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三位科学家获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切实强化宣传教育,对联防合作区内的乡镇、林场、村屯及林草作业人员进行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同时通过手机短信精准推送,使进入林区的外来人员第一时间接收到防火宣传信息。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4和歌山县品鉴会举行

为学习雕刻模具技术,他遍寻名师,先后拜师杭州夏国英、上海陈鹤书、沈志民等人,雕刻技术日益精进。此外,他曾拜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西泠印社会员吴静初先生为师修习书画篆刻,艺术审美日臻成熟。

珠江委发布《2023年珠江片水资源公报》

劳动资料反映一定经济时代的科技及其应用水平,是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主要体现。《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的先进生产力的深刻揭示,英国正是依托于此率先实现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疑需要能够反映现代科技水平的新质生产力作为支撑,体现在劳动资料上,主要表现为数字化平台和智能化工具等。

进博会“新朋友”缘何争相走向台前?企业掌门人道出缘由……

在主题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围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创新路径”主题,分享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研制与协同创新路径、运载火箭回收指标和关键技术等议题,提出“掌握核心、突破关键、分步实施、风险可控”的研制思路,伞降落回、翼滑飞回、发推停回等回收方式。

荆荆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湖北实现市市通高铁

汽车是湖北支柱产业,以武汉为龙头,湖北形成了包括襄阳、十堰、随州在内的汽车产业大走廊、“武襄十随”汽车集群。飞驰的汉十高铁串联起湖北汽车产业大走廊,为沿线城市实现经济联系和优势互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